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论当代中国艺术史之变迁:以中国写意花鸟为例(2)

来源:当代会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当代花鸟画家霍春阳(1946-)则认为,境界是中国文人精神的最高标准,艺术家应该有个中庸平和的心态,在绘画上追求静寂、沉凝、简淡,不受外物所


现当代花鸟画家霍春阳(1946-)则认为,境界是中国文人精神的最高标准,艺术家应该有个中庸平和的心态,在绘画上追求静寂、沉凝、简淡,不受外物所牵,崇尚“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静”界,并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艺术要达到深化,才是大境界。

画家冯远(1952-)认为:中国画在当代还要发展,这个发展的目标应该具备3个特性,即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现代形式。


张立辰则认为,中国现代的水墨画不代表就是中国画,水墨画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把水墨画等同于中国画,就等于忽略了中国画的本质和高度。他说,其实新不新不在于材质的变化,材质的变化也离不开“体”,要有中国味。更不能把传统的材料完全取缔,或者用中国画的颜料画出油画来。这些无不反映了现当代写意花鸟画家的内心和审美能力,全方位的修养与造诣。在郭怡葆(1940-)的《有风来仪图》1999中,可以看出画家是非常注意观察生活的,并且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感受,把大自然中不知名的山花野草,表现得都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因为他认为那是最鲜活、本原和最动人的地方。在《西湖过雨图》(1995)中,郭怡葆以灵活富有弹性的线条,来表现雨后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或隐或现,大面积的蓝色与小面积的胭脂色,构成了画面色调的统一,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独巨匠心。


而在王晋元(1939-2001)的《山是雀家乡》(1991)的画面中,我们又发现了大自然的另外一面。他和郭怡孫的山花野草相比,显得更加纷繁复杂。这张作品更好地体现了画家特有的风格,画家着力于表现广大宽博的山林、泉石、从树等自然大景观,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富有情趣的画面,或用花枝、或用禽鸟、或用山石泉水与衬景相营造的一种迷人的意境。而在其他一些正在努力的中青年花鸟画家们在创造新语言、新画风的同时,也在孜孜不倦地努力汲取古典艺术营养。比如,刘曦林(1942何水法(1946-)、方向(1967-),等等。卢沉(1935-2004)曾经说过:“对传统要有发展的观点”,并且“首先要吃透传统,同时要研究西方,还得要有一个生活基地,在实践中创造”。


在方向的画作《花房的余晖X1998)中,画家描绘了一个温馨、古拙的江南内庭,全幅浸润着清雅明澈的气息,散溢出迷人的风采。虽然他的绘画是与庭院有关的,但是他把绘画延伸到庭院与花鸟的结合中来,而取材的独特,使这种气质的流露方式与传统语言形态拉开了距离。不过,这也可看出,画家在用笔、用墨与意境的烘染上,都是独具匠心的。

刘曦林有画作《水仙系列》(2010),画家因慕水仙高洁之内质,曾赋诗文:“凌波仙子最知心,岁岁年年共迎春。两袖清风君与我,一缕香魂我与君。”

何水法的画作《灼灼红芳》(2001)中,所画的是春天木桃花的芬芳,书写在画的左上部,配以绿叶相扶,下半部则以浓墨生枝点叶,树叶穿插生动而有气势,色墨相交,辉映成趣。这些都无不反映了现当代写意花鸟画家的内心和审美能力,及其全方位的修养与造诣。四、艺术大师作品对自我创作的启示笔者在阅读和临摹过许多前辈大师的作品之后,深切感受到自己在创作思路上增添了许多灵感。大师们的作品,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回味深思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深入生活。


郭味蕖曾说过,花鸟画家需要深入生活,这样才能用心去发现、认识自然界中的生活情趣。然而在生活中也不能完全照抄自然,也不能套用古法”。花鸟画家所画出的形象,必须是建立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自己的审美主张之上的。齐白石曾说:“读书然后方知画。”这就证明了多阅读好的绘画作品和临摹学习,能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和观察能力。正如李重华(1682-1755)在《贞一斋集》中所言:“善读书者,养气即在其内,故胸多卷轴,蕴成真气,偶有所作,自然臭味不同。”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拓展视野,丰富经验,涵养道德气质,并可以将之营养自然融入创作。


因为我们进行创作,就该在眼界提高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当在感悟自然发现的新题材中,在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形式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心灵去实现与自然的沟通及碰撞,这种感悟逐渐集聚时,便会产生创作的欲望。如果这样的心态能够时时保持着,那我们就有画不完的“心画”了。

文章来源:《当代会计》 网址: http://www.ddhjzz.cn/zonghexinwen/2021/0623/1393.html

上一篇: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汝汉作品欣赏
下一篇:最后一签,武汉当代男篮完成新赛季“阵容拼图

当代会计投稿 | 当代会计编辑部| 当代会计版面费 | 当代会计论文发表 | 当代会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会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