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7)

来源:当代会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供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社区活动场所仍不充分—24.9%的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农村地区孩子

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供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社区活动场所仍不充分—24.9%的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农村地区孩子表示没有这种场所的占到31.3%,高于乡镇、县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例(分别为21.7%、24.7%、24%)。而且,中学生对这些场所的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调查显示:经常去这些场所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不足四成(39.6%)。尤其是,对于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而言,表示“从没有去过”的比例分别占到8.2%和9.6%。此外,从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看,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客观存在,各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经由互联网传播等,也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严峻挑战。

表4:不同学龄段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初中生 普高生 职高/技校生辅导功课 54.3% 25% 26.3%行为习惯 91.8% 93.1% 86.1%兴趣爱好 57.8% 42.0% 47.2%道德品质 88.0% 89.7% 85.7%生产劳动 35.9% 27.6% 27.7%其他 1.6% 2.6% 2.8%

四、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尊重客观规律和时代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需要紧扣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代特征,通过家校共育来切实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学校品德教育方面,要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做法,夯实学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督导和评估,重点督导学校执行国家德育课程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可尝试建立教育体制内外结合的主体评估机制,提升评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二是推进对德育课程的创新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构建一体化德育课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实施的知行合一路径,促进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维统一,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要将品德教育细化,与《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更具操作性。比如,可以将“尊敬老师”细化为“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等具体要求,并教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职教师的定期培训,推进对德育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和评价工作,提升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性和引领性。

在家庭品德教育方面,家长也要紧扣青少年形象思维发达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躬亲示范、以身作则或者有意识地树立先进榜样,引导子女习得各种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同时,也可以以反面人物、错误言行作为反面教材,使子女吸取有益的教训。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逐步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正确对待子女的成长成才,从而为中学生减负减压、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协调拓展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德育大环境

亟须打破封闭、分割式的教育界域,通过整合挖掘社会资源,形成横向贯通的德育合力,共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要明确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中的统筹职责。尤其是在经费投入、监督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积极保障作用,推进其优质和均衡建设。二是引导和推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的组织和运营,丰富社会教育服务内涵并提升效能。三是加强青少年偶像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重要载体和抓手。引导广告、媒体和影视界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加强对当代青少年进取、阳刚、责任等青春偶像和示范人物的推荐、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和氛围。

3.运用综合手段,筑牢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堤坝”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开辟新渠道的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风险。一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保障网络空间安全。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行网络内容分类管理,设置净化网络信息插件,对未成年人不宜信息进行警示。发展未成年人专属网站,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浏览器、应用程序。加强网络游戏管理,加强出版前置审核,落实注册实名制。二要强化网络终端管理。规范学生对网络、手机等信息设备的使用。研制推广专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设备,预装保护软件,保证安全上网。强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加强公益性上网服务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及时清除“黑网吧”。三要加强青少年上网安全的监护和引导。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是非辨别能力与道德自律意识。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和高质量陪伴孩子,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当代会计》 网址: http://www.ddhjzz.cn/qikandaodu/2021/0302/668.html

上一篇:你守护文化我们守护你我与当代电力文化
下一篇:清流相伴岁月静好我与当代电力文化

当代会计投稿 | 当代会计编辑部| 当代会计版面费 | 当代会计论文发表 | 当代会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会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